
《村鎮自來水廠凈水設施更換用什么設備?》全文共886個字,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。主要講述:部分村鎮水廠沿用傳統簡單的沉淀池、簡易過濾等基礎工藝凈水設施,缺乏系統的水質凈化流程。雨季來臨時,河流水庫的渾濁度驟增,無法有效處理泥沙、有機物等雜質,導致出水濁度、微生物指標超標,難以...
部分村鎮水廠沿用傳統簡單的沉淀池、簡易過濾等基礎工藝凈水設施,缺乏系統的水質凈化流程。雨季來臨時,河流水庫的渾濁度驟增,無法有效處理泥沙、有機物等雜質,導致出水濁度、微生物指標超標,難以滿足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要求,因此對老舊的凈水設施進行更換升級,成為解決村鎮飲水的重要工作,那么村鎮自來水廠凈水設施更換用什么設備?
針對村鎮水廠的凈水和實際使用需求,TH-YYA一體化凈水設備憑借其高效、穩定、易維護的特點,成為設施更換的理想選擇。設備集成混凝、沉淀、過濾、消毒四大核心工藝,可深度去除水中懸浮物、膠體、細菌等污染物,確保出水濁度≤1NTU,微生物指標達標。尤其是在暴雨等極端天氣,當原水濁度超過1000NTU時,通過多層過濾與消毒,也能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清潔飲用水。
設備主體采用304不銹鋼或Q235碳鋼兩種材質,無電過濾技術與虹吸反沖洗系統,無需電力驅動,僅靠水壓即可實現自動運行與濾層清潔,徹底擺脫對專業操作人員的依賴,大幅降低運維成本。
處理工藝
原水進入設備前先投加混凝劑(如聚合氯化鋁),在管道混合器中快速混合,使微小顆粒凝聚成大絮體。隨后水流進入混凝裝置,通過斜管沉淀技術實現固液分離,去除90%以上的懸浮物。沉淀后的水經分流進入過濾器,濾層由4-7種不同介質與粒徑(如石英砂、活性炭、錳砂)組成,逐層攔截剩余雜質,確保出水濁度穩定。消毒環節采用氯消毒法,在出水進入蓄水池前投加次氯酸鈉,殺滅水中99.9%的細菌與病毒,同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維持管網余氯在0.3-0.5mg/L,防止二次污染。
設備自動反沖洗則通過虹吸原理實現,當濾層阻力達到設定值時,虹吸管自動形成負壓,驅動水流反向沖洗濾層,將截留的雜質排出設備,全程無需人工干預,延長濾料壽命,避免手動反沖洗不及導致水質波動。
村鎮自來水廠的水質提升關鍵在于凈水設施更換用什么設備。TH-YYA一體化凈水設備以集成化工藝、智能化運維、強適應性三大優勢,為村鎮水廠提供“低成本、高效率、穩達標”的解決方案。無論是應對雨季渾濁水源還是滿足長期供水安求,設備均能通過處理與控制,實現從“合格水”到“優質水”的跨越。